中医诊病与现代医学有很多不同,有不同的科室设置和诊疗体系、理论依据,很多找中医看病的患者深有体会:医生靠摸脉象、看舌象、问汗液、问隐私、问睡眠、问二便,就大概知道症结所在;患者通过治病的实践,也深有感触:中药并不是花拳绣腿,无论是使用药方还是针灸推拿,都能有效治病。
中医历经千百年流传,有经方、温病、扶阳、寒凉、火神等分支,中药有四气五味、十八反十九畏等区别,治疗辨证有五脏六腑、五劳七伤等综合评判,诸多理论和实践集聚在一起,形成许多重要的临床经验、要求。
这些临床实践,有专门约束中医的,有特意提醒患者的,有的写进了典籍和教材,更多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,心照不宣又必须遵守,套用现代时髦的说法叫“潜规则”。
中医诊治“潜规则”有很多,南方和北方不太一样,过去和现在有差别,郎中和病患各不同。我们举几个例子说说,具体是:大夫三不准、三不开,患者三不看、三不理。
1、大夫“三不准”
一是不准自我推销,就是“医不叩门”,这是所有中医都要遵守的铁律。真正的中医,不会缠着病人推销自己,不会主动上门治病,哪怕是好友、邻居、街坊,都是如此。
医不叩门目的是划清诊治主体责任,而且要求患者有尊敬、诚恳的心态。
二是不准自我治疗,就是“医不自医”,医生也是肉体凡胎,吃五谷杂粮,难免有头疼脑热的时候,家里亲人也会遭遇病魔袭击的时候,这种情况下要找其他医生治疗。
因为中医给自己和家人看病,会掺杂大量感性因素,会大大降低辨证和分析的准确性,可能出现误诊误治。
三是不准自我松懈,就是“医不戏病”,要保持诊治的专业性和严谨性,切忌草率和急躁,比较典型的是“医不用旧方”,不能固执死板沿用过去的处方或别人的旧方,里面有患者个体差异、病机不同等问题。
2、大夫“三不开”
一是不开大方子,方剂是中医治病的利器,方剂怎么开、开多少,因病因人因势而异,但有基本的遵循,《黄帝内经》早就明确过了,君臣佐使有配比原则,不超过3味药是小方子,9味药左右是中等方子,13味药是大方子。
中医都知道:药过十三,大夫不沾;药过十八,大夫该杀。告诫中医在遣方用药上的严肃性,不是不能开大方,而是尽量避免大方子、超大方子,不仅增加用药风险,而且价格很高。
二是不开粗方子,方剂配药有什么要求,药材炮制、熬煮方法、服药时间、注意事项等都要备注规范,这是中医和药房掌柜都要记住的。决不可只写药材名称、剂量,其它不详细说明。
规范的中药方子,都有“脚注”,如煎煮时先煎后下、研粉、捣碎、冲服、布包等,防止病人弄乱弄岔了。
三是不开残方子,两个含义:一方面是为防止“偷师”,故意不写某个关键的药材,或者药量备注错误,通过口授说明;一方面是摘药的时候,方子里各味药不足额足量足秤,缺斤少两。
现代中医和药房的“残方子”,集中在缺斤少两上,有的少了10%,有的甚至少了50%以上,或者贵重药材干脆调包,一些患者服用后无效。
3、患者“三不看”
一是就诊时不看中医年龄大小,很多患者潜意识认为:越是头发斑白,越是年龄大的中医,越靠谱,这是不准确的。当然中医越老临床经验越丰富,但现代不少年轻有为的青年中医也成长起来了,有的甚至是国医大师的得意门生,千万别小看了。
二是就诊时不看中医职称,现代化大医院,医生的职称、文凭、成果、临床经验是重要的参考因素,比如主任医师、副主任医师会比主治医师要厉害,但用这个标准衡量中医,不一定准确。
中医有“学院”和“民间”两大圈子,只要按国家要求取得行医资格,都可以诊病,大量的中医高手隐藏在民间,而且有的文化水平不一定很高,很多患者遇到过。
三是就诊时不看锦旗多少,不知什么时候开始,医院流行患者送医生锦旗,这是表达谢意的方式,也是医生临床实力的明证,但真正的中医,是很少让患者送锦旗的,送了也不挂出来。
反而是一些骗子,利用患者“盲从”心理,在诊室挂“锦旗墙”,误导患者,要引起病人重视和甄别。
4、患者“三不理”
一是看病太快的中医不要理,中医从坐下问诊开始,到诊脉、诊舌,各种问题一圈下来,至少七八分钟过去了,光是诊脉,几个回合下来起码2分钟以上,那些看病只有两分钟的中医,很可能是在忽悠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365站群如果是不把脉、不看舌,粗粗问诊几句就开方的中医,很可能是在忽悠。
二是看病夹杂大量难懂术语的中医不要理,中医之间交流、学术研讨用专业术语是对的,但面向病人,故作高深就是错的,真正的中医是用通俗语言,让病人听懂为目的,病理病机一讲就明白了。
三是开出药方又多又大的中医不要理,比如一开药就开一个月的量,中间不作任何调整;一开药不低于20—30味药,不看患者经济水平,一开药就用贵药,不是卖药的就是庸医。
总之,这些中医诊治“潜规则”,对中医问诊和服务有要求,对患者就诊和分辨有提醒,是千百年的规矩,是现代临床的总结,不要忽略了。